你弄不清了小米和黄米的区别就对了。小米和黄米是两种外形很接近的粮食,哪怕是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人有的也很难分清楚楚。
首先,他们产自不同的植物。小米是谷子脱壳加工以后的产物,黄米则是黍子脱壳加工以后的产物。谷子和黍子是两种不同的植物。谷子比较常见我就不说了,属子的谷穗外形有些像水稻,但是生活在旱地上,20多年前在北方很常见,如今因为产量低、经济效益不好,已经很少见了。
其次,小米和黄米的用途大不一样。小米主要用来熬粥,在民间传说中,小米粥是一种非常滋补的食物。黄米一般不被直接用来食用,北方人往往把黄米磨成粉再做成面食吃。黄米磨成的面粉叫做“黄面”,用滑面做成的面食叫做“黄面窝窝”或“粘窝窝”在冀南鲁西一带很受欢迎,这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年糕。黄面含支链淀粉非常丰富,做出来的粘窝窝处粘性不次于糯米面,把泡好的大枣活进面里一起蒸熟,一口咬下去粘,又香又甜又粘牙,是童年的美好回忆。
上世纪90年代的鲁西北农村,人们往往在收割了小麦之后种上一定数量的谷子,闺蜜秋天瘦了以后熬粥喝,同时也会在谷子地里种两垄黍子,收了以后给孩子做粘窝窝吃。
谷子和黍子可以种在一起但不能收在一起。因为谷子必须晒得干透了以后,再摊开在场院里用拖拉机拉着“滚坨子”轧,出粒率才高,而黍子则要刚割下来,趁着穗子还湿的时候就摊在场院里轧,收获的效果才最好。鲁西北农村管这个叫“湿打黍稷,干打谷”。黍子的收获方式很不适合进行大规模机械化作业,同时产量又很低,而且容易遭到麻雀的危害。所以慢慢的就被农民抛弃了。市面上也很难见到正宗的黄米了。不过还能经常在市面上见到黄面,但这个黄面已经不是当初的黄面了,它是糯玉米磨成的面。做成的粘窝窝也挺粘甜,但细品起来跟黄米磨成的黄面做成的粘窝窝还是有区别的。
现在的农村劳动力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富余了,农民种植夏茬作物时大都选择了方便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的玉米,作为中国最早传统农作物的黍子和稷子就这样淡出了人们的生活。也许这就是成长和发展的代价吧!舍得、舍得,有舍才有得。
其实主要区别就是吃法。
小米是粘的少,不粘的多,主要用来熬粥、煮饭,特意用小米粉的情况不多。小米可以做爆米花,而用黄米做爆米花的情况就非常罕见了。我不爱吃小米,但是喜欢小米爆米花。
黄米是粘的多,不粘的少,使用黄米粉(糜子面)的情况多,用黄米酿酒也比小米酿酒更普遍。
黄米出产在干旱半干旱地区,南方出产黄米较少。
黄米比小米扛饿。
黄米切糕要是做得好会很美味,但做得不好会硬,还有点酸。图一的这个很明显豆馅太少了,图二的切糕感觉不够紧实。放不放枣都无所谓,红豆馅一定要多,那才好吃。
一般而言,市面上最多见的是不粘的小米和有粘性的黄米,所以只要记住一个粘一个不粘也就差不多了。
而我个人还有一个奇葩的分辨方式:吃饭时,容易吃到鼻子里头去的就是小米,尤其小米水饭,很容易吃到鼻子里;反过来,不会吃到鼻子里的就是黄米。
尤其黄米经常是磨成黄米面做馒头、年糕、豆包之类,谁要是能把粘豆包吃到鼻子里去,那也算是天赋异禀了。
小米是一种吃的时候会自动往人鼻子里钻的魔性食物,我批判它。
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,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。E-MAIL:dandanxi6@qq.com